《寻琴记(H)》分卷阅读1

  书名:《寻琴记》
  作者:萧九凉
  文案:
  【古风版《傲慢与偏见》】
  第一章
  是年盛夏,临安未逢甘霖已二月有余。往年鸣声聒噪穿耳的夏蝉此时竟气息奄奄,仿佛已入深秋。
  午后暑气蒸腾,街市上行人寥寥,一辆缀着竹帘的马车嘚嘚驶来,在西街口勒住了缰绳。
  “阿眉,怎的停了?”
  裴云惜释下手中书卷,敲了敲马车壁,询问道。
  一旁酣眠的夏梦桥叫他这么一喊,迷糊间幽幽转醒,问道:“云惜,怎了……”
  外头的阿眉难耐地抹了把额上的汗,又脖颈上薅了一圈,才道:“二少爷,前头,前头堵了十多辆板车,咱过不去了呀!”
  裴云惜闻言,掀开一侧竹帘,外头的热气犹如一团火球直扑脸面,熏得人眼前一晕,待眼神清明向外望去,果真如阿眉所言,西街口横七竖八停满了板车,每辆车上都叠了不少砖瓦木料,看样是谁家要动土木。
  夏梦桥懒懒地打了哈欠,又舒展了一番腰骨,才不急不缓道:“阿眉,你且去问问这是谁家的板车,叫他们让开条路来,与我们行个方便。”
  “是,小的这就去。”
  天气烦热,马车驾跑起来时尚有一丝凉风,而此时却活像个蒸笼,裴云惜书也无心再看,略略烦闷地拭着头顶的汗。
  “这酷暑难当,竟还有人家大动土木,真真造孽,辛苦那些个工匠师傅。”
  夏梦桥嗤笑一声:“你倒还有心情同情别人,这大暑天你娘喊你去给那些个破树浇水,也不辛苦?”
  听到好友的挖苦,裴云惜也只能淡然笑之,道:“我大哥跟着爹爹打理生意,三弟下月乡试,四弟与五弟么……呵呵,可不就只剩我一人供差遣了?”
  “你大哥生性温良,其实不是块做生意的料子,你三弟脾气驽钝,才气不足,匠气有余,也不是块做官的料子,至于你四弟五弟么……呵呵,你家可不就剩你一人独秀?”
  裴云惜一愣,虽说夏梦桥这话颇为辛辣,满篇得罪人的字眼,但不得不说里头也有几句大实话,“梦桥,你何必揭穿呢。”
  夏梦桥道:“若非我去你府中寻你,怕是你娘早把你这老二忘个干净,她忙让我来梅坞寻你,可是一脸尴尬之色呢。”
  裴云惜叹息道:“谁叫我是家中的异端呢,早知今日,我便不该当年一时冲动就坦白自己的性癖,说我爱好男风,我爹娘没将我赶出家门已是万幸。”
  说不定他们有过此种想法呢,只不过看在尚有四子健全,就对你弃之任之,当成云烟。
  夏梦桥没将心中所想吐露出来,而是继续安慰道:“何必后悔呢,你若是寻到命定爱侣,从此携手恩爱,羡煞旁人呢。可不把你娘真正气坏?哈哈哈……”
  裴云惜不免佯装愠怒瞪他一眼,只当他是玩笑罢了。恰好车外有了动静,阿眉跳上了车,冲里头喊道:“二少爷,是新任仓司到了,盘下了柳诗圣的旧居,打算当做自己的府邸呢。”
  “新任仓司?”夏梦桥沉吟半晌,道,“半月前便传闻京中调了新仓司来临安,没想到到任挺快呀。”
  裴云惜问道:“新任仓司?”
  博闻强识如夏梦桥,神秘一笑,露出些许要嚼舌根的嘴脸,低声道:“谁叫你去梅坞浇了大半月的茶树,消息落后了吧。这新任仓司乃是当今户部侍郎戴朗戴大人的独子戴洺洲,年纪轻轻,便身居要职,据闻此番下调,是为历练,迟早是要回京升官加职的。”
  裴云惜对戴朗还有所闻,百姓间口碑甚好,至于他的独子,确实未曾耳闻,“这戴洺洲脾性如何?”
  “据闻翩翩公子,甚好说话,看他盘下柳诗圣的旧居,多半也是个文人。”夏梦桥调笑道,“此等风流儒雅,家室显赫的贵公子,我等只得望洋兴叹呀。”
  马车又嘚嘚地跑了起来,阿眉费了番唇舌才叫那批工匠挪开了道儿,裴云惜陷入一阵沉思,他不禁忆起拾贰啷当岁时,独自翻墙潜入柳诗圣的旧居,趴在梦池旁小声地背诵起柳诗圣的那篇《归梦池》,晚风拂过,周围花木轻摇慢摆,池中锦鲤吐泡,窸窣作响。他想,自己要是常住于此,是不是也能如柳诗圣那般洒脱自如,看淡世事了呢。
  想来也不可能,后来巡夜的仆人发现了他,追得他满园跑,差点摔进梦池。
  作别夏梦桥,裴云惜差阿眉将自己的书箱搬回居室,独自一人跨进花厅,猝不及防面碰面与裴宸惜撞了个正着。
  “唉哟!”
  裴宸惜怪叫着捂住脑袋,他原本堆满嬉笑的面庞上忽的扭成一团,怪模怪样地看清来人,“二哥,你回来了呀?”
  裴云惜无奈地看着他:“你又瞎跑什么,五弟?”
  裴宸惜赶紧挤眉弄眼地拿食指嘘声道:“二哥,我与四哥捉迷藏呢,你小声点。我先走一步,别说见过我呀。”
  说罢他便溜之大吉,裴云惜未等松气,后脚四弟裴玉惜匆匆赶来,瞧见裴云惜笑逐颜开道:“二哥,你回府了啊?哦,你瞧见小弟没?”
  裴云惜哑然,只得往某处虚指一下,“你……找去吧。”
  “嘻嘻,二哥。”裴玉惜嬉皮笑脸点点头,拔腿也跑。
  裴云惜跨出花厅,走进小花园,又看见三弟裴文惜执卷看书正入神,便轻声道:“三弟。”
  裴文惜面无表情地抬起脸来,见是裴云惜,便道:“二哥你回来了。”
  “娘呢?”
  “许是在大厅。”裴文惜说罢又低首埋书,浑然于天外,似出红尘。
  裴云惜只得再次轻叹一声,转身离去。他的四弟五弟,正如所见,皆是舞勺之年,孩童天性未褪,成日游戏,亦不问诗书,幼时送入私塾,也是日日被那老儒严师打骂,不肯悔改,后算作无用之才遣回家中。而他的三弟则是文气过重,灵气稍欠,虽说饱读诗书,但不懂变通,连考两年乡试未中,却不肯气馁,誓要考至高中为止。
  怕是裴家一介商贾之家,铜臭之气太重,污了文人之气,才落个读书无用的境地罢。
  裴云惜跨进大厅,见他娘裴何氏正利落地拨打着算盘,面色凝重,眉间拥簇。
  “娘,我回来了。”裴云惜不敢走近,只得远远地唤道。
  裴何氏顿了顿手中的算盘,又继而利索地拨动起来,眼皮稍抬,望见了裴云惜,“刚到?梅坞的茶树浇灌得如何?”
  “枝叶甚繁,娘亲不
小说推荐
返回首页返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