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谷来宝的种田生活(穿越)》分卷(16)

  正当谷老五带着两个儿子,思考怎么抢收的时候,谷来宝种的一小片辣椒陆陆续续开始成熟了。
  谷来宝只知道这是辣椒,熟透后是红色细长条的,但并不大,只有他的一根手指长,一颗辣椒苗上能结出二十多个辣椒。
  透红之后,他按照系统判断的成熟度,在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时候摘了一颗,只是咬了米粒大小的一口,辣的他感觉嘴都麻了。
  比他以前吃过的什么朝天椒、小米辣、泡椒可都辣多了。辣的眼泪疯狂的从眼眶里逃窜出来。
  谷来宝不敢再轻易尝试,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系统判定辣椒成熟度达到百分之百。
  系统通知:种植辣椒任务已完成,奖励辣椒酱配方一张。能量值3013
  当前能量值:99990000
  谷来宝算了算账,大概五年时间,他还了系统9999能量,那剩下的99990000岂不是需要5*10000年还清?
  但系统不可能给他那么长时间的,虽然系统之前没有明确说,可时间限制肯定是有的。
  得加把劲儿了!
  琢磨完了,谷来宝才打开辣椒酱方子来看,去掉上面的什么味精、鸡精的添加剂,辣椒酱的做法其实并不难。
  但他看了看自己仅有的十三棵辣椒苗,辣椒酱什么的,还是等什么时候不缺辣椒了再说吧。
  娘!谷来宝自己收了所有的辣椒,一颗都不少,拎着小兜兜跑去找他娘,娘,这个辣椒有办法存放吗?
  郑慧慧捏了捏辣椒,又掰开一个看看。
  有,你去找你哥,让他给你编一根儿细点的草绳,然后把辣椒尾巴这儿都绑着,吊在晾衣杆上,尤其是中午日头足的时候,多晒晒,晒干了保存就行。
  知道了!谷来宝又颠颠的跑去找来安,让来安帮他编一根儿草绳儿出来。
  编草绳也简单,打一捆合适的细长条有韧性的草,先搓一搓,然后拿出一股来起头先打个结。
  然后将这一股分成两股,两边分别旋转拧,一边拧再一边交换左右手,将两股拧成一股,拧到两股草靠近结尾大概三分之一的时候,分别往里加点草,把两股草都续长。
  这样交叉螺旋的拧一截,要捏住尾部,拽住头部打结的地方使劲儿拽一拽,拽直了再继续拧,拧到合适的长度再打结结尾。
  这样一根长短合适的草绳就编好了,因为要用细的,来安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编好一根,然后交谷来宝怎么把辣椒都用绳子捆住吊起来。
  第24章
  谷来宝看着他哥两只手这么一拧一拧的,没一会儿就弄出来一根儿结实的草绳,觉得特别神奇,他学着他哥的动作试了几次。
  只是他力气比较小,拧出来的草绳太松散,不能当成绳子来用。
  来宝儿上手倒是快,果然脑瓜儿聪明。来安看了一眼,十分走心的夸奖起来,他弟弟就是聪明,光看就学会了。
  谷来宝不好意思的挠挠头,他哪是聪明啊,都二十几岁的人了,要是还跟个小孩子一样,干什么都要人教,那才奇怪吧。
  不过他这几年里确实一年比一年幼稚,因为爹娘疼爱,兄姐又照顾他,他即使任性一点,也不会被责骂。
  谷来宝想起他小时候在福利院里糊纸壳子,那时候可没人会因为他自己学会了怎么糊而夸他,每个人都想办法多糊一些,就可以多换一些钱,吃饱一点。
  他记得那时候,糊一个纸壳子是八分钱,但是就是八分钱,也到不了他们手里,都被院长拿走了。
  但是一天糊够三十个,就可以吃一碗饭,糊的多了还有菜有鸡蛋,他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都能糊最多的纸壳子。
  现在想想,那样的日子仿佛是上辈子的事儿......也确实是上辈子了。
  谷来宝想到这几年家里也是从勒紧了裤腰带的状态慢慢变好,心里有股迫切的赚钱的想法。
  要是能赚到足够多的钱,爹娘就不能省吃俭用,兄姐们也能多吃一点肉了。
  要是有足够多的辣椒,按照方子做了辣椒酱,就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,还可以做成各种下饭酱,一定能赚不少钱。
  他脑袋里关于赚钱的想法一窝蜂的全都涌了出来,甚至还咽起了口水,他把祸祸的不成形的草绳放到一边儿。
  娘~跑进屋里,自己爬上炕,抱着郑慧慧的胳膊,娘~我想吃火锅,娘你给我做好不好?
  火锅?那是啥玩意?郑慧慧手里拿着针线,怕扎到他,连忙收了起来。
  谷来宝口水已经忍不住的流了,就是,就是一口锅,里面放上底料煮开,然后往里面涮肉,涮菜,沾上芝麻酱吃,可香了!
  郑慧慧没见过这种吃法,又细细的问了他,谷来宝把自己对火锅的理解都说了一遍。
  谷来宝其实也没吃过几次火锅,他上辈子太穷了,少数几次下馆子,还是同班同学过生日以及毕业时吃散伙饭。
  但他记得火锅的那个味道,越是回忆越觉得香,于是描述里面也多了很多好吃、香,麻辣,特别香的词。
  郑慧慧按着他的描述琢磨了半天,都没太明白,后来又听他说什么锅底汤料、蘸料的,隐约有些想法。
  你说的这个吃法,娘还真没做过,得花时间准备准备,今儿来不及了,过两天吧,行不?
  嗯嗯,娘最好了,我就是馋了,不着急。谷来宝抱着郑慧慧的胳膊,笑的可高兴了。
  母子俩又亲香了一会儿,谷来宝这才下地去,到了院子里,他大哥早就把辣椒都绑好了挂在晾衣架上了。
  谷来宝围着晾衣架转了两圈,发现自己就是跳起来都够不到,顿时放心了,村子里有很多人家都养狗,还都是不栓绳子的。
  偶尔会有一些乱跑乱窜的狗跑进他家院子,一般都会很快就被他哥哥们赶出去,但也有时候会被狗找到机会偷吃院子里的东西。
  所以这边家家户户都会把东西挂高一些,或者在院子里晒粮食的时候把大门关紧了,防止有狗闯进来。
  郑慧慧这边琢磨着小儿子要吃的火锅,指挥着刚跑回家的来武去村子里的屠户家割两斤肉回来。
  这也就是昨天来安拿了钱回来,不然她也舍不得一下子买两斤肉。
  来武刚出门,来安掀了门帘子进来,娘,小四去买肉了?
  嗯,小六想吃了。郑慧慧还在琢磨呢,看她家老大搬了凳坐在床边上,小六呢?
  我让三丫和小五带着去找爹了。他爹现在还在地里,小六又一贯爱往地里跑,一说就跟着三姐、五哥出门了。
  有事儿要跟娘商量?郑慧慧也坐正了身子,她家老大今年都十四了,她和他爹早就把老大当成大人,有事都是三个人商量着来。
  嗯,娘,这几年我和二妹攒了些钱。
  我知道,二丫一直在绣坊接绣活儿,每个月还给我一些,你是在镇上找了个跑堂的活,虽然不是每天都去,一个月也得去上七八天,这两年还去当小工了。
  郑慧慧这么一核算,俩孩子可是攒下不少钱,你俩攒了不少钱了吧?
  她不是那种要把着家里所有钱的性子,闺女和儿子自己挣到的钱,她也不问也不要,还是两个孩子主动给她,让她给家里买肉买布的,她才收着。
  平时她也没少得意,她儿子、闺女都争气呀,这才多大就知道挣钱了,还知道给家里花,不过她都没往外说过,别人只当她家里还跟以前似的,揭不开锅呢。
  嗯,我和二丫早就商量好了,这钱攒着是要让来明、来宝儿去读书的。来安最近又长高了些,瘦的有些脱相,但眼睛很明亮。
  郑慧慧一顿,这...来安啊,读书是好事儿,要是有条件,娘也想让小五、小六去念念书,甚至你们几个大的,要是可以去认认字,那多好。
  但是我问了,你白婶子说,村里的学堂,一年的束脩是一两银子,每个月还要给二十斤粮食,十个鸡蛋,这还不算买书买纸笔...来安啊,别说是两个都去,就是一个去咱都供不起。
  来安却不这么认为,他觉得他两个弟弟都特别聪明,读书一定能有出息。
  就是不能像谷常叔一样中个秀才,也能去镇上当个掌柜、账房的,总不会再像他一样只会卖力气。
  娘,一年一两银子,两个人就是二两,每个月四十斤粮食看着是不少,但谷常叔不规定是啥粮食,咱们混着给,也不用愁。
  至于买纸笔墨水的,我在镇上找到一家卖的便宜的,来明和来宝又是节省的,也花费不了多少...我现在去做小工,一个月能上工二十天,一天三十文,一个月就是六百文。
  二妹现在每个月能接荷包三十个,手帕十条,偶尔还能出一个大件的,大件的先不算,就光说荷包、手帕,一个月也能有三百文左右。
  来武还去后山捡果子、砍柴,这么算算,其实一年二两银子不算多,以后咱还有办法多挣些的。
  郑慧慧一听,顿时恼了,你这是不打算娶媳妇了?二丫也不嫁人了?就你这种供法儿,家里别想存下一分钱。
  她不是不想让孩子们去念书,但她不是只有来明、来安两个孩子,为了让两个小的去读书,让大的四个都拼了命挣钱供...
  这种事儿她做不出来,也不能这么做,来安今年十四,男孩子的亲事能等两年,但慧宁十二了,最多等个两年,再晚可就嫁不着好人家了。
  来安赶紧安抚他娘,娘,你别急,你先听听我的想法。
  那你说吧,你啥想法?
  娘你看,小五、小六是不是比别人家的臭小子都聪明?来安说的无比自信,不说远的,小五可比前街二舅姥爷家的洪雨聪明的多,洪雨都去念书了,咱家小五不去,以后还不得被他埋汰死。
  而且我现在年纪还是有点小,找小工不好找,等到我过了十六,有力气了,一个月小工差不多能做满的,那时候一年的束脩也就是我一个工钱,那不就能攒下钱了?
  我十六再相人,相到十七,差不多能定,定了再等一年成亲,两年的时间,聘礼咋也能攒出来,二丫也是一样,她过两年才十四,跟我一起相看,她是女孩,得好好挑一挑,十五定,十六嫁,也不算大。
  娘,你说呢?来安早就和慧宁兄妹俩商量好了,按照他们俩的想法,就是再过几年勒紧了裤腰带的日子,也得让两个弟弟去念书。
  再说了,三丫、小四也都大了,慢慢的也能挣钱了,还有你和爹,咱们一家子心在一块,劲儿往一块使,还怕供不起小五、小六读书?还怕耽误了娶媳妇、找姑爷?
  郑慧慧被他说动了,也有些犹豫,你让我想想。
  来安了解他娘,看他娘的样子就知道他娘这是犹豫了,哎,娘抽空和爹商量商量,我觉得这是好事儿,小五、小六只要有一个读书出息了,都是好的。
  当天夜里,郑慧慧翻来覆去的睡不着,听着两个小儿子睡的呼呼的,她将她丈夫叫醒,叫到院子里把来安的话重复了一遍。
  老五,你说来安说这事儿成不成?郑慧慧披着褂子,心里装着事儿,也感觉不出来夜里风凉。
  谷老五困的眼皮都睁不开,蹲在地上,回答的话里充满了骄傲。
  咋不成?阿大和二丫都打算好了,这几年拼命的捯饬,早把头两年的束脩钱攒够了,你呀,以后有啥事多听听咱家阿大的,阿大和二丫这兄妹俩心里有成算呢,比咱两口子强。
  你这人!郑慧慧被他的不管事气个半死,来安和慧宁才多大,就让他们俩拿主意了,这不是胡闹吗?
  媳妇儿,你快别操心了,孩子大了,自己有主意,那是好事儿,再说这事也不是为了他们自己,而是为了兄弟,说明咱家孩子感情好,相互扶持,以后日子好着呢。
  咱们俩要做的,就是给孩子们托底,不管他们主意多大,只要咱俩还在,就能让他们吃饱、穿暖,你说对不?你得给孩子自己去闯的空间。
  郑慧慧被说动了,琢磨了一下,她家这几个孩子,看着都是好的,现在就能为了将来做好打算,以后肯定也差不了。
  万一要是出了点岔子,那又怎么样?像他们爹说的,还有他们两口子呢,总不至于吃不上、喝不上。
  就你会说,回去睡觉吧。
  第25章
  谷来宝懵了,啊?我和五哥要去学堂?
  来明差点跳起来,但又忍住了,他拉着来安的手,哥,要不还是让小六一个人去吧,我可以跟小六学识字。
  他可听洪雨说过,念书要花好多好多钱的,一年一两银子还不止呢。
  来安摸摸他的头,来明也去,来宝儿也去,大哥和你们二姐攒了不少银子,够你俩念书用的。
  慧宁今天也在,笑的眉眼弯弯,来明,你和来宝儿一块儿去念书,你可得带着弟弟好好用功,知道吗?
  来明又看向爹娘,发现爹娘也没说不成,这心里一下子安定下来,眼睛都能放光了,我也能去念书了?
  他又跑去抱住弟弟,弟,你听到了吗?咱俩要去念书了!
  喔!我要去念书了!我要去上学堂了!来明几乎是拽着来宝儿乱蹦起来。
  谷来宝感觉的到他的喜悦,被感染的也高兴地蹦蹦跳跳。
  又过了两天,来安和他俩说,我已经去交好了束脩,明天开始来明和来宝儿就可以去学堂念书了,来明带着来宝儿,知道吗?
  谷常考中秀才没多久,村子里便筹钱办了学堂,盖不起新房,就把老祠堂的前厅打扫出来,桌椅板凳都是村里人自己打的,不花钱。
  束脩也比外面的学堂便宜,他们村长去镇上打听过,最少的也要二两银子一年,还要加上二百斤粮食、一匹布、鸡蛋、糖什么的。
  他们怕给太少了谷常不乐意,再搬走了去镇上开学堂,于是相互商量着,谷常也是个痛快人,就定了一两银子一年,粮食也可以换成不值钱的白薯、大豆之类的。
  但即使是这样,村子里有能力送孩子来念的,也就是几户人家,还是消息传出去之后,牛家庄和洪水川的人把孩子也送过来念书,才显得不那么冷清。
  当谷来宝和他五哥两个人一起来学堂的时候,谷洪雨还挺震惊的,你们俩都要念书?
小说推荐
返回首页返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