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[快穿]林小满的古董杂货店》分卷阅读49

  一点,才能对得住小师妹卤的牛肉!”
  老粽子文邹邹地持起筷子,夹了一片牛肉放到自己碗里,包着米饭吃了一口。妙妙刻意留意这位新食家面上的表情忽地怔住了,妙妙捂嘴笑,心想这卤牛肉的卤料她可研究了一个月,翻着古方,试了又试,才调制成的。
  老粽子睡了几百年醒来,吃到的第一口牛肉竟然是这样的美味,香鲜入味。
  妙妙用筷子敲了敲走神的老粽子,“你再不吃他们可就都夹完了!”
  老粽子这才回过神来,看着那碗里剩了最后一块,刚要伸手去夹,就被老十七抢走了。老粽子心里委屈。
  妙妙看着他好笑,“算了算了,你吃蛋花儿吧。这个也好吃!”
  一顿饭下来,斯文的老粽子竟是没抢到几口菜,妙妙有些可怜他。晚饭的时候,刻意给他单独切了一小碗牛肉,送去了他房里。
  老粽子帮妙妙开门,见得妙妙手里端着的那碗牛肉饭,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。
  坐在桌前,妙妙看着他不顾形象狼吞虎咽吃完了,觉着完成了一件大事儿!想起自己穿越过来的事儿,是摸到了房一晗的砚台,而眼前这人,长得和房一晗一模一样,妙妙问他,“诶,我问问你,你那棺材里,有没有还藏着其他宝贝啊?比如说,砚台?”
  老粽子摇摇头,上回入眠之前,他便将所有身家换成了那颗夜明珠,一来用来走入洞穴的时候照明,二来用来囤积财富,下次醒来的时候,好能有个保障。这是他做粽子以来总结出来的经验,颇为有用。再上一次入眠的时候,是西汉末年,那时他已经富可敌国,全副身家买了块那时候罕有的龙涎香,带入了墓穴。醒来以后,龙涎香产量提高,虽然还是挺值钱,可却没以前那么贵了。生命一长,钱财就变得无趣也无用,他便那么一随手,送给了郭妙音。
  “没有砚台,我只有那颗珠子,已经给了你阿爹当学了!”
  妙妙失望,怎么每次鉴宝遇到这老粽子的宝贝,就得从头找起?哎。
  穿来宋朝的日子一晃就是大半个月。
  翰林院考试临近,师兄弟纷纷报了名,只有忙着回家宠妻的四师兄,家有马场的五师兄,媳妇儿刚生了娃的七师兄,分身无暇便没有报名。
  考试分为初试和殿试两轮,考制和科举相似。第一轮初试,由宰相蔡京亲自监考,筛选剩余十名画师进入殿试,再让皇帝亲自点评,挑选前三名。
  考生们来自大江南北,可大多数人还是师承京两大书画院,城西的福锦书画院和城北的江山书画院。
  初试之后,入选的最后十名画师出炉,福锦书画院包揽了三人,分别是大师兄陆顶云,三师兄陈丹鹤,还有老粽子王希孟。其余几人,由江山书画院同样包揽三人,再剩下的入围初试的四名考生,则真是来自大江南北了。
  而福锦书画院中,大师兄和三师兄入围,众人觉得理所应当,可老粽子入门不过一个月,却超过了一干弟子,和两位年长的师兄一同入围,着实让人惊讶。
  那日王意之当众夸了老粽子的佛像之后,老十六便看着不顺眼,总觉着老师一定是被那颗夜明珠蒙蔽了双眼,可这回,入围翰林院初试,老十六彻底服了,大概着十九师弟还真有几把刷子。
  原来整日里总跟在大师兄屁股后面跑的,老十六开始选择了另一个大腿抱。
  老粽子也不介意,使唤起人来还似模似样。
  “十六师兄,我有只画笔落在书房了,能不能帮我去拿来?”
  “十六师兄,老师说大师兄那里有一本《画意》,能不能帮我借一下来看看?”
  “十六师兄,天要下雨了,妙妙去了酒坊买酒,能不能去给她送把伞?”
  “好好好,这就去!”
  老粽子:“算了,我还是自己去吧!”
  殿试的日子,一转眼就到了。这日妙妙起了大早,给他们三人打包好了干粮。作画的时候心境要平,妙妙的食材也心挑选。玉米松子青豆,少油清炒,在加上每人一碗香喷喷的蒸鸡蛋用小碗装好,用来补足能量。
  王意之亲自领着几个得意门徒,去宣和画院参加殿试。要知道当朝的皇帝,对书画一门十分看重,自从登基以来便在翰林院里分设书画院,名为宣和画院,引入优秀画师,和他一同研习书画意境。要想能进翰林书画院,民间的初等画师,便要纷纷来两家顶级的书画院学艺,因此才有了福锦书画院和江山书画院的生意。
  而事实上,不只是汴京,全国的书画院也都十分兴盛。王意之感慨,自己这是生来逢时了,刚好撞上了这样一个痴迷书画的皇帝。可他这时候大概没想到,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痴迷书画的艺术家皇帝,才让外敌觉得有机可乘,十年后汴京不再,宋徽宗也被金人绑走作了人质,北宋自此亡了国。
  大师兄和三师兄各自拎着包袱走在前面,剩得老粽子和妙妙走在后面。二人这一个月来整日腻歪在一起,形影不离的,妙妙有些舍不得,这人是要进翰林院画千里江山图的,可一进了翰林院,便整日都要进去陪皇帝了,二人便见不着面了。
  老粽子估摸着身边的人不开心,正是因为要分开,揉了揉妙妙的头,“就算进了翰林院,我每天也按时回来福锦书画院睡觉好不好?”
  “睡觉?”妙妙有些摸不着头脑。
  “就是每天晚上回来,都让你见到我!”
  “哦!”妙妙心里甜滋滋,老粽子真是贴心。
  殿试是封闭的,老师也不能进去。看着三位师兄和其他考生一起进了翰林院的大门,王意之便要回书画院,师父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,日后能走到哪里,就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。
  王意之有点儿想抹眼泪的意思,教了这么多徒弟,又送走一届,就像自己亲孩子一样。
  妙妙摸了摸王意之的背,“阿爹你可是太感动了,你看你多厉害呀,教出了这么多好徒弟!”
  被妙妙这么一说,王意之还真抹起了眼泪来。
  妙妙却像个老大人似的,“好了好了,不哭了,我们回去吧。”
  王意之点了点头,便要随着妙妙走。
  妙妙的目光,却被翰林院侧门边上挂着的一块木板所吸引住了。
  “招宫女,食宿包,每月俸银三两。”
  妙妙惊喜,推了推王意之,“阿爹,要不你先回去吧,我还要去街上逛逛买菜,晚上师兄们回来了,给他们做顿好吃的。”
  王意之忙着伤情,点了点头,便自己先回去了。
  妙妙则打起了小主意,这回老粽子就算进了翰林院,也不会和自己分开了。
  翰林院面试个小宫女也颇为讲究,先看长相再看身段,然后还要会磨墨和写字。说话声音不能粗鲁,要细声细
小说推荐
返回首页返回目录